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演講稿10篇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演講稿10篇2023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演講稿怎么講?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演講稿是作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語表達使用的文稿。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聊聊關于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演講稿,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演講稿(精選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今天是12月13日,從日歷上看,這不過是一年中一個普通的日子而已,可是這一天,尤其是1937年的12月13日,對我們每一個中國人而言,是一個不該忘卻的日子,是一個讓人的心會流血的日子。
1937年12月13日,是一個飽蘸鮮血的日子,那一天,可惡的日本人,占領南京后,對南京城進行了血腥的屠殺。一幕幕悲慘的情景不堪回首。日軍在南京城內燒、殺、搶、掠,無惡不做。在不到一星期的時間里殘殺了三十多萬手無寸鐵的老百姓!這些人中,有的被當作活靶子練習射擊、有的被活埋、有的被活生生的推進長江、有的成為細菌實驗的犧牲品,甚至連未滿月的孩童都不放過!
整個八年抗戰期間,侵略者的鐵蹄肆意踐踏蹂躪祖國的土地,列強的士兵耀武揚威地走在中國的馬路上,外國軍艦在黃浦江上任意來去。只有嘗盡失去自由和被壓迫的滋味,才能深切地懂得“勿忘國恥”這四個字的含義。
多少年風雨滄桑,河山巨變,我們的祖國早已擺脫了屈辱和苦難。黃皮膚的民族,終于在屈辱中站起來了,她挺直腰板,高抬頭顱,終于揚眉吐氣了。沖天而起的蘑菇云,打破了蘇美兩國的核壟斷;熊熊燃燒的奧運圣火,向世界宣示中國再不是“東亞病夫”,建國__周年慶典,使世人再次認識了一個生機勃勃、一個繁榮富強的中國。站在國旗下,我們為祖國的騰飛而驕傲自豪,我們為祖國的繁榮而心潮澎湃,同時我們也意識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同學們,我們是初升的太陽,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讓我們記住“恥辱”,記住祖國歷史的創傷,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
今天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演講稿(精選篇2)
大家還記得我們中華民族近百年來受到的恥辱嗎?有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殺,也有1895年4月17日簽約的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還有1842年8月29日簽約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其中南京大屠殺是我們中華民族死傷最慘重的一次,1937年12月13日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淪陷后,日軍對南京進行了長達數月的大規模屠殺.其中日軍戰爭罪行包括搶、掠,及對大量平民和戰俘進行屠殺.死傷人數達30多萬人!
可是有些人對我國國恥并不在乎,前幾天,也就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某報社做了一個問卷調查,調查30個人,可是僅有3人知道當天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而那27人對歷史并不了解.由此可以看出有大部分人對于國恥并不是那么了解、清楚。
也是12月13日,__組織網友看歷史紀實片《南京》,報名人數有三千多人,可是真正去看的人卻寥寥無幾,僅九百九十人,這九百九十人中一半的人是因為票價只是10塊錢而已,覺得很便宜才去看的,還有的人看了一半就呼呼大睡,也有的人邊看邊笑.這就是對歷史的不重視.
現在的中國已經很發達了,可是還有一些國家比我們還發達,所以我們中國要更發達,不能因為現在發達了就停止腳步,所以振興中華要從以下做起,首先要學好知識,只有學好了知識才能為祖國做出巨大的貢獻,然后要遵守文明,不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不亂闖紅綠燈,要讓異國對我們刮目相看.我們中國人民還要懂得法律,誓死保護國家、保護人民財產,將侵略者永遠趕出中國!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要努力學習、保衛國家為我們中華民族做出巨大的貢獻!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演講稿(精選篇3)
同學們,老師們:
201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設定每年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國首次以國家名義悼念大屠殺死難者。
在第__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__年前古城南京發生的那場慘絕人寰的慘案,仍是讓人不忍卒讀。和平來之不易,國恥勿忘,歷史必須銘記!南京大屠殺帶來的傷痛從未被時間抹去,人們對國家公祭日這個紀念日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
國家公祭日的設立,是緬懷過去、扶慰民心、順應民意的措施。同時國家公祭日的設立,也是中國與世界更好地在溝通,在向全世界傳遞中華民族對于人權和文明的態度,在向全世界表達我們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決心與責任。就如歐洲一年一度紀念奧斯威辛集中營死難者一樣,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中國的,也是全世界的。歷史告訴我們,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是多么重要。國恥難忘,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國家強大、民族振興,才是對侵略者最好的回擊。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著重犯。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悲痛會隨時間久遠而湮沒,但歷史的啟示不會。
國家公祭日的設立,是銘記歷史、喚醒記憶、開創未來的舉措。促使人類歷史記憶長久保持喚醒狀態,而避免出現哪怕是片刻的忘卻與麻木,共同以史為鑒、開創未來,一起維護世界和平及正義良知,促進共同發展和時代進步。如果說南京大屠殺是近代悲劇的極致,那么當歷史翻開這一頁,我們最終看到黑暗的離去和光明的到來。筑夢中國,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歷史使命。我們當堅持國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為己任,把愛國奉獻的熱情轉化為創造創新的不竭動力。
國家公祭日的設立,是國家精神、民族精神、愛國精神的傳承。國行公祭,拉近了遠去的硝煙,重溫了民族的苦難;國行公祭,不為宣揚復仇與怨恨,是為喚起對和平的向往與堅守,許下復興的心愿:吾輩當自強。國家公祭日,中國人民將聚集在一起,以沉重的心情緬懷逝者,但人們知道,這不是在宣泄情緒,不是在倡導民族復仇,而是提醒每一個人,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國家公祭日的設立,也讓中國人民更深切地體會到國家存在的目的和價值,體會到國家統一強大的重要,讓民族精神提升,讓中國人民更加愛國。
“卅萬冤魂招不去,百年凄雨惕重來”。一年一度的國家公祭,恰如振聾發聵的警鐘,提醒人們:歷史記憶需要時常擦拭,人類道義需要不斷砥礪,民族精神需要時常檢閱。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永遠銘記,銘記南京的疼痛、南京的眼淚;每一個中國青年要不斷前行、振興祖國的動力。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演講稿(精選篇4)
86年前,侵華日軍攻陷南京,古城淪陷,血染長江。2023年12月13日是第十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皻v史的苦難不能忘記,前進的腳步永不停息?!弊鳛槟贻p干部,我們要警鐘長鳴,以史為鑒,勿忘國殤,要想山河無恙,唯有吾輩自強。
在銘記歷史中篤定前行,讓黨性更“堅強”。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歲月在不停流逝,而歷史傳承下來的精神是不朽的?!皩τ诿恳粋€中國人來說,愛國是本分,也是職責?!痹阢懹洑v史中激揚愛國主義民族魂,無論是戰爭中人們的殷殷愛國心,還是歷史中人們的慷慨報國行,都是讓我們國家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勝利之本、力量之源。年輕干部要從自身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始終要以國家利益為重,把愛國主義貫穿于黨性教育的全過程,聽烈士的感人事跡震撼心靈,感受先烈為國家作出的巨大犧牲堅強黨性。歷史無法改變,但明天的歷史是今天可以創造的,我們要以更加斗志昂揚的姿態,當好起而行之的行動者和攻堅克難的奮斗者,錘煉堅強黨性。
在學思踐悟中增長才干,讓本領更“高強”。歷史中的“斷壁殘垣”和“戰火淚書”時刻提醒著我們“落后就要挨打”,告訴著我們只有發憤圖強,學習本領,才能在世界之林中屹立不倒。向書本學,從書本中汲取優秀的歷史文化、政策法規和崗位專業知識等,打牢扎實的理論功底,強化理論武裝,補足精神之鈣。向群眾學,“拜人民為師,向人民學習”,充分發揮“小板凳”“民意箱”的作用,傾聽群眾的困難苦衷隱言,學習先進的群眾經驗,把群眾的言語記在心間,把群眾所提的意見登記成冊。在實踐中學,“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充當干事創業的“先行軍”,深入基層一線和急難險重一線攻堅克難,真抓實干,練就高強本領。
在摸爬滾打中蹲苗壯骨,讓意志更“頑強”?;仡櫄v史,有抵御侵略、浴血奮戰的將士,還有“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戰士,他們身上有著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民族性格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中國的戰士們在一次次的摸爬滾打中鍛造了頑強的意志,積累了經得起人民和歷史考驗的經驗。俗話說:千尺大樹扎根基層,萬丈高樓立于堅石。年輕干部要把基層當作成長的課堂,當成自己的“練兵場”,堅定自己的前行方向和斗爭意志,增強憂患意識,把使命扛在肩上,把責任抓在手上,克服遇到問題“腿發軟,心發慌”的本領恐慌,經得起大事、難事、急事、險事的考驗,蹲苗壯骨、厚積薄發,在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中鍛造頑強意志。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演講稿(精選篇5)
12月13日是第十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所有中國人應當銘記的日子?;赝?6年前的今天,侵華日軍攻占南京城,在此后的一個多月時間里,血腥屠殺30余萬中國同胞,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
在南京大屠殺慘案中,無數人被迫流離失所、背井離鄉;無數家庭妻離子散、天各一方;到處都是人身首異處、累累白骨??梢哉f,在日本侵略者的手上,沾滿了中國人的鮮血,令人發指,罄竹難書!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共赴國難,同仇敵愾,同日本侵略者展開了英勇頑強的斗爭。
在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中,“誓死不當亡國奴”的四萬萬同胞,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全體中華兒女前赴后繼,冒著敵人的炮火,迎著帶血的刺刀,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以“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以“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以“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譜寫了無數驚天地、泣鬼神的愛國詩篇,將日本侵略者徹底趕出了中國,用鮮血凝結成偉大的抗戰精神。
中華民族是不屈不撓的民族。中華兒女以堅貞的氣節,用血肉之軀筑成中華民族的巍巍長城,迎來了抗戰的全面勝利。從戰爭中走來的中國人民,在一片廢墟中站起,將曾經的傷痛不斷化作前進的動力。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了新中國,取得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社會主義的新中國,正挺直著不屈的脊梁,傲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堅強核心,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奪取勝利的力量之源。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奥浜缶鸵ご颉笔莵児挪蛔兊牡览?。有的苦難歷程,不會也不能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淡忘,因為血的教訓不能忘卻,民族苦難不應忘卻。我們記住歷史是為了歷史不再重演,銘記屈辱是為了屈辱不再重現;我們不忘國恥不是為了記住仇恨,而是為了更好地珍視和捍衛來之不易的和平。我們銘記歷史,就是為了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隨時保持高度警惕,以血肉之軀隨時準備赴湯蹈火,堅決消滅一切來犯之敵。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加速演進,天下并不太平,我們要把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統一起來,賡續精神血脈,傳承紅色基因,把無數革命先烈開創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敢于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驚濤駭浪,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上,書寫無愧于偉大時代的壯麗詩篇。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演講稿(精選篇6)
國家公祭是對死難者的祭奠。國家公祭日是一個國家為了紀念曾經發生的重大民族災難而設立的國家祭日。以國家公祭的形式來紀念戰爭中的死難者已成為國際慣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一些國家紛紛設立國家哀悼日,以國家公祭的形式來祭奠在戰爭中死難的國民。比如:波蘭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大屠殺紀念館、美國的珍珠港事件紀念館、俄羅斯的衛國戰爭紀念館等,每年都舉行國家公祭。
_年,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每年12月13日國家舉行公祭活動。公祭日的設立,表明了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_年前的12月13日,一個比今天還要冷的日子。那一天日軍的炮火轟開了南京的大門,滅絕人性的侵略者對手無寸鐵的中國平民進行了長達六星期的慘絕人寰、震驚中外的血腥屠殺,使30萬中國同胞慘遭殺戮。
這是歷屈辱的一天,這是讓我們中國人心痛的日子,這是一段永遠無法讓中國人忘卻的國恥。
“歷史是不能忘卻的”,“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永遠不能忘記日本侵略者滅絕人性的種種罪行,不能忘記30萬中國同胞的遍地尸骨和鮮紅血浪,不能忘記中華民族不甘屈辱與頑強抗爭的歷史。今天,我們重溫歷史,是為了沉痛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是為了揭露和批判侵略者兇惡殘暴的戰爭罪行和日本右翼勢力重走軍國主義老路的不軌圖謀,是為了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是為了不讓這樣的悲劇在人類歷重演,是為了更好地面向未來。
國家統一強大,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與義務。少年強則國強,民族的未來,中華的偉業,重任在于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更在于我們青少年。讓我們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弘揚中華民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好好學習、奮發圖強,用自己的行動,愛我祖國,強我中華,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而不懈努力。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演講稿(精選篇7)
2023年12月13日,是第10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大地嗚咽,舉國悲慟,熱淚成海,在這個山河垂淚、草木含悲的日子里,悲愴的防空警報聲刺破寧靜的天空,仿佛在訴說86年前那場慘絕人寰的深重苦難!國之殤,怎能忘?豈能忘?揭開的傷口里流出仍是鮮紅的血液,最黑暗的一頁下是腐爛成土的累累白骨,我們以國之名悼念逝者,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牢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慘痛教訓,警醒吾輩當自強!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凝聚劈波斬浪的斗爭精神?!扒秩A日寇,毀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蒼生。卅萬亡靈,飲恨江城。日月慘淡,寰宇震驚?!眹夜蓝ψ?2個字,字字泣血,句句噙淚,還原了人間煉獄,滿目瘡痍,滅絕人性的“南京大屠殺慘案”,控訴了侵華日軍令人發指的慘絕暴行和罄竹難書的累累罪行!“山河破碎風飄絮”,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全體中華兒女冒著敵人的炮火,用血與肉、魂與靈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書寫了抗擊侵略、感天動地的壯麗史詩?!耙淮缟胶右淮缪?,一抔熱土一抔魂”,廣大黨員干部身處和平年代,不能沉浸于“風平浪靜”的安逸,要以史為鑒、警鐘長鳴,始終保持危機感,增強憂患意識,認清復雜而嚴峻的斗爭形勢,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砥礪前行。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詮釋視死如歸的愛國情懷。翻開中國近代史,會發現這是一部中國人民的屈辱史、苦難史和血淚史,閉關鎖國讓中國曾經的輝煌燦爛化為烏有,壯麗的山河被列強蹂躪,野蠻殘酷的戰爭演繹人間煉獄,目之所及皆是生靈涂炭,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從南京淪陷到武漢丟失、從“三光政策”到“活體試驗”,“東亞病夫”的嘲弄欺凌讓人胸腔郁結難安……愛國奮斗的“精神燈塔”永不熄滅,抗戰時期有楊靖宇吞食草根棉絮在冰天雪地與日寇周旋戰斗,建設時期有鄧稼先埋名隱姓鑄就國之核盾,脫貧攻堅時期有赤誠為人民的“草鞋書記”周永開。一段段炙熱的故事,一個個熟悉的名字,閃耀的是信仰的光芒,詮釋以身許國忠貞誓言?!捌埨麌疑酪?,豈因禍福避趨之”,廣大黨員干部要胸懷“國之大者”,用赤膽忠心傾情守護萬里河山和萬家燈火。
“山河尤在,國泰民安”——珍惜生逢盛世的使命責任。滄海桑田,日新月異,斷壁殘垣上建起了高樓大廈,戰爭的硝煙散逸成萬家燈火,積貧積弱成為歲月遺痕,如今之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世界驚嘆“中國速度”、贊美“中國奇跡”,仿佛我們已然“高枕無憂”。事實上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從苦難到輝煌,從波瀾到新生,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每一步都充滿了曲折與不平,先輩的森森白骨,南京大屠殺尚存的54位老人,紀念館里的殘存物件,仍然在告誡我們——勿忘國恥,吾輩當自強!作為新時代黨員干部,生逢盛世,肩負重任,當牢記先輩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囑托,接好艱苦奮斗“接力棒”,置身于百舸爭流的競爭中,奮楫爭先,創造出無愧前人、不負后人的輝煌業績。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演講稿(精選篇8)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從鴉片戰爭一直到新中國成立,我們的祖國被許多帝國主義者踐踏蹂躪,我們的人民失去自由和生活的權利,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恥辱,這些恥辱是我們祖國心頭上最深的傷痛,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永遠不能忘記的一頁。
我們紀念歷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們的國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國人,包括海外的炎黃子孫,要有憂患意識和自強精神。
我們紀念歷史,并不是為了簡單的清算歷史,而是為了避免“南京大屠殺”式的悲劇再次重演。是為了警告那些已經、正在或者妄圖對中華民族施加罪孽、圖謀不軌的國家:團結、堅強的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
我們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們都有一個家,這個家沒有任何人可以膽敢再次侵犯,這個家的名字就叫——中國!
讓我們大家都參與到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公祭日活動中來,勿忘國恥,振興中華!讓我們記住周恩來總理讀中學時說過的一句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謝謝大家!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演講稿(精選篇9)
親愛的少先隊員伙伴們:
大家好!我們生活在祖國大家庭中,衣、食、住、行、用、學等等,樣樣富有。我們是幸福的,更是幸運的,因為我們生長在祖國和平發展新時代。
可大家不要忘記,__年前的今天,即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占領了南京,發動了震驚世界的大屠殺。日本侵略軍使用集體槍殺、活埋、刀劈、火燒等慘絕人寰的手段,經過40多天的血腥屠殺,在南京殺害中國被俘軍人和平民30多萬人。史稱“南京大屠殺”。日軍在南京集體屠殺有28案,屠殺人數為19萬余人;零散屠殺有858案,尸體經慈善機構掩埋就有15萬余具。居然還要搞殺人競賽,稱勝利者為“勇士”。日軍在進行兇殘的大屠殺的同時,為了掩蓋其罪行,采用縱火焚尸、拋尸長江等辦法,對遇難者毀尸滅跡。文化珍品、物資財富也遭到了大掠奪。他們殺燒淫掠無惡不作,犯下滔天罪行。繁華的六朝古都,成了血腥的人間地獄!南京大屠殺,中華民族的國恥!
沉痛悼念,勿忘國恥?!巴洑v史就意味著背叛”,每年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紀念日。這,已成為中華民族永久的痛苦記憶!每年的今天,南京城都會拉響警報,以此悼念在大屠殺中遇難的同胞。在陣陣撕人心肺的警報聲中,人們或佇立沉思,或默默哀悼。警報提醒每一位中國人,絕不能忘記國家和南京這座城市,曾經遭受的恥辱!
立志報國,維護和平。南京大屠殺慘絕千古人寰,反映了一個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以史為鑒開創未來。我們勿忘國恥,提防日本軍國主義再度發生,但一定不要記仇恨。世界需要和平,我們愛好和平,我們維護和平。今天的祖國培育我們健康成長,品德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成長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明日的祖國需要我們建功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祖國統一和世界和平而努力奮斗!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演講稿(精選篇10)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上午好。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2015年12月13日我國將舉行首個國家公祭日活動,公祭活動的主場地將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國家公祭日的設立,是緬懷過去,更是扶慰民心、順應民意的措施,同時國家公祭日的設立,也是中國與世界更好地在溝通,在向全世界傳遞中華民族對于人權和文明的態度,在向全世界表達我們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決心與責任。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中國的,也是全世界的。
以國家名義進行正式紀念與公祭,其世界意義在于,促使人類歷史記憶長久保持喚醒狀態,而避免出現哪怕是片刻的忘卻與麻木,共同以史為鑒、開創未來,一起維護世界和平及正義良知,促進共同發展和時代進步。
國家公祭日,我們將聚集在一起,以沉重的心情緬懷逝者,但我們知道,這不是在宣泄情緒,不是在倡導民族復仇,而是提醒我們每一個人,我們超越了個體、家庭和小圈子,也超越了血緣、社交圈與鄉土的情感,我們是一個整體,我們是共同在悲痛,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與義務。國家公祭日的設立,也讓我們更深切地體會到國家存在的目的和價值,體會到國家統一強大的重要,讓民族精神提升,讓我們更加愛國。
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